行业资讯

成都移动135号段“白条”黑产追踪:京东账号遭大量泄露 黑市价高至每个千元
2019-11-13 09:59 

原标题:“白条”黑产追踪:京东账号遭大量泄露,黑市价高至每个千元

  京东公司推出“白条”赊账功能后,尾随“白条”的各种犯罪层出不穷。

  3月16日,澎湃新闻报道了多名大学生冒充他人申请“京东白条”诈骗获刑,中国裁判文书网140余件刑事犯罪判例显示,“京东白条”的授信审核存在漏洞,有面签官收受好处、走过场。

  这只是围绕“白条”的网络黑产犯罪之一种。澎湃新闻据众多判例分析,自2014年以来,靓号回收网,围绕“京东白条”的违法犯罪行为,从单纯的以“免费套现”为诱饵的诈骗犯罪,逐渐演变成大量剽窃京东账户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,并形成一条对泄露的京东账号进行买卖的产销黑链。

  裁判文书披露,拥有“白条”功能的京东账户,遭大量泄露,并在黑市买卖。一个开通“白条”功能的京东账号,最高可以卖到1000元。更有犯罪分子抢劫手机时,逼问受害者的账号、密码,申请“京东白条”消费额度,用于购买黄金饰品。

成都移动135号段“白条”黑产追踪:京东账号遭大量泄露 黑市价高至每个千元

图片说明:一起“京东白条”诈骗案的庭审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谭君 图

    “凭信用卡白领现金”

  在围绕“京东白条”的多种犯罪类型中,诈骗分子最早嗅到了可以通过“白条”从事犯罪活动的气息。

  据人民网消息,京东公司的“白条”业务于2014年2月推行。仅仅4个月之后,就出现了利用“京东白条”诈骗的犯罪。山西省晋城中院的一起判例中,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王某,于2014年6月2日通过信用卡激活“京东白条”业务,他获得了2618元在京东商城消费的额度。根据“白条”规定,他消费后可选择延后付款或分期付款。突然,他意识这个事可以挣钱——“京东商城这个‘打白条’活动与个人信用卡信用不挂钩,短期内也不会对信用卡造成损失,不会引起持卡人注意。”王某和另外7名“85后”商量,可以趁很多人不知道京东“白条”业务进行诈骗。

成都移动135号段“白条”黑产追踪:京东账号遭大量泄露 黑市价高至每个千元

  京东APP上的“白条”激活首页随后,几人进行了分工,靓号网,决定分各个渠道去拉“客户”。

  判决书显示,该案中,一共有55名受害人作证。

  住晋城市城区民房的一名27岁女子称,2014年6月4日上午8点多,他听朋友常说光大银行搞业务,提供本人身份证、光大信用卡及绑定手机号就可以领取200元现金,然后她把身份证、信用卡等给了朋友,朋友给了她200元现金。后来她发现手机上有短信,说已经成功订制“京东白条”业务共计2585.30元。她向光大银行咨询,发现并无领现金活动,而且,她的信用卡因为“京东白条”消费,被分6期扣款,每期扣400多元。

  法院查明,2014年6月2日,王某等7人通过QQ、陌陌、微信等平台发布“只要有信用卡就可白领现金”的消息吸引被害人,在给被害人1000元左右现金后,用被害人提供的身份证号、信用卡及绑定手机号等信息,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,为被害人开通“京东白条”业务。随后,被告人利用被害人的“白条”购买京东购物卡,再转卖变现。8名被告人共为77名被害人注册了“白条”业务,订单金额为20余万元,支付被害人7万余元。

  晋城中院认为,王某等8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利用京东商城打“白条”业务的漏洞,通过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方式骗取77名被害人钱财,数额巨大,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,构成诈骗罪,判处一年至一年十个月不等刑期。

  “白条代套现”

  2015年,京东金融“白条”业务逐渐被更多京东用户知晓。各种网络诈骗套路中,也出现了一拨“京东白条代套现”的操作。澎湃新闻梳理的140余起“京东白条”犯罪判例显示,“代套现”骗局始于2015年。

  如成都郫县法院的一起判例中,被告人崔某在2015年4月22日至5月21日,短短一个月之内,诱骗6名受害人,通过其“京东白条”购买了总价值3万余元的苹果手机、数码相机等商品给崔某。法院以诈骗罪将其判刑一年六个月。

  崔某诱骗6受害人上当的理由很简单——帮助套现。但这完全是诱饵,被害人用自己的“京东白条”额度购买了崔某指定的物品,并寄到崔某指定的地方,但崔某并不按此前承诺,将物品折抵的价款给被害人。当被害人发现上当时,崔某便将被害人联系方式拉黑。被害人除了报警之外,还要为自己的轻信埋单:用自己的钱去偿还“京东白条”的债。

靓号网_靓号回收网_手机靓号回收网_全国手机号码回收网站靓号网 杭州手机靓号上市公司晨 全球通号码购买手机靓号 手机号靓号网起拍價超1 重庆手机靓号手机靓号网 移动135号为什么贵湖南正 手机号码靓号网携号转网 呼和浩特市手机靓号价值 靓手机号转出限制到底有 手机号码估价常州移动高 六安手机靓号中国文明网 手机号靓卡中国移动否认 温州手机靓号携号转网要